第(2/3)页 他随后打电话通知了乡里和县里,按照程序进行了上报。 “我们已经将患者原地隔离,但是,患者目前已经有了发热等症状,该怎么办?” 最后说到患者的治疗问题,秦西风表示村里没有任何办法。 “你守在电话旁边先不要离开,我们征求一下医生的意见。” 乡里和县里打算连夜派人赶往瓦尔杏花村,但需要很长时间。首先得组织人员、准备必要的物资,再加上要走夜里,估计天亮能搞赶到就不错了。 但病人能不能拖那么久? 县里召集一些医生进行了讨论,最后得出的意见是,在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可以口服抗生素。如果有条件,最好是注射青霉素。 “注射用青霉素我这里有!” 村里准备了一些常用药,秦西风的手上也有注射用的青霉素,就在他的医药箱里。 现在有了医嘱,他就没那么多的顾虑了。挂了电话之后,就去了患者的毡房,给夫妇两人分别注射了一针青霉素,并让家属继续进行物理降温。 这一夜,他一直守在村外营地。 天刚亮,很多游客还没有起床,县里和乡里委派的防疫小组就进驻了村上。 秦西风给防疫小组介绍了有关情况,并将当时采样的样本进行了移交。测试试纸他没有拿出来,不过像炭疽病这种,凭经验就能准确判断,他也没必要说的太多。 经过初步的筛查,其他的游客身上和物品以及居住环境,都没有发现炭疽杆菌的存在。这些人随后转移到了乡上,他们会在那边进行为期1周的隔离,没事的话,就可以离开了。 患者夫妇在村里原地隔离,防疫小组配备有医生,隔离治疗两不误。 问题的关键是整座村庄整体封控了起来,人员不允许自由进出,物资只进不出。 “西风,我们在两头牦牛身上发现了炭疽杆菌。经过调查,患者夫妇曾经乘坐过这辆牛车,受到感染的两头牦牛和患者有过接触。” 防疫小组的杜组长告诉秦西风,经过连续的奋战,村里的人员、牲畜、环境的检测全部完成。 好消息是,全体村民无人感染炭疽杆菌。而坏消息是,拉车的两头牦牛受到感染、得了炭疽病。好在和游客接触的牲畜都是和畜群分开关着的,物理隔绝了炭疽杆菌在牲畜中间的传播。 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。 而这两头牦牛同属于一个牧民,这人比较倒霉,前些天一直都是患者夫妇在雇佣他的牛车。牧民本人没事,但牲畜却感染了。 “环境我们已经做了消杀,西风,两头牦牛恐怕很难治愈,只能做无害化处理了。” 杜组长表示了歉意,无害化处理自然会给牧民造成损失,但这是规定,也是最优的处理方案,对大家都有好处。 目前,两头牦牛已经出现了急性败血症的症状,合并脏器衰竭,基本上没有抢救的价值。 “你们带没带抗炭疽血清?” 秦西风觉得还能尝试治疗一下,但治疗需要用到抗炭疽血清以及磺胺等药物。磺胺药物他手里就有,但却没有抗炭疽血清。 “那啥,县里和乡里近一段时间刚好没有抗炭疽血清,真的很抱歉。” 第(2/3)页